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写作与沟通”课程: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

2021.04.02

      文字

      曹旺祺   詹萌


      片设计

      曾仪


      编审

      刘蔚如   周襄楠   

      张歌明   张莉


      栏目统筹

      周襄楠   贺茂藤


      编辑

      高原   李若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写作,是一门终身学习、终生受益的学问;沟通,是一种面向世界、连接心灵的技巧。而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开设的“写作与沟通”(简称“写作课”)这门课程,则更是在传写作之“道”、授沟通之“业”的同时,塑造着清华学子的人格,指引着他们人生的方向。

正如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副校长彭刚所言:写作课是一门“让学生开眼的通识课”。2018年起,清华面向大一新生开设写作课。至今,写作课组建了由专职教师25人、和来自8个不同院系17位校内教师构成的豪华团队,招聘专职老师要从1000多位高水平申请人优中选优,前前后后经历6轮教学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核。2021年春季学期,写作中心25名专职教师和8名院系教师开设了43个不同主题的108个小班课堂,预计首次实现大一新生“全覆盖”目标。

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华宇冠名副教授梅赐琪曾深有感触地说:“开设‘写作与沟通’,目的还不止于能力的培养,更看重的是全人的塑造,让学生在‘顶天立地’的同时,还能够回到人与人之间。”这门新生必修课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写作,更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真正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写作塑造“人”的价值。

“这门课程所教给我们的远不止是写作技巧,还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观察方式,让我能够学会用心领悟不同文本的风格特质。”一位新闻学院的学生有这样的课后体会,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写作课的培养理念与初衷。

而写作课教学方式的设计和内容的安排,则在传授相关写作沟通知识的基础上,切实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和沟通能力。写作课采取“深度浸润、朋辈激励”的学习模式:写作课学生每学期均要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短文和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长文。教师在对文章进行批改后,还会在每次约30分钟的面批中跟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从而实现对于“写作过程”而不仅仅是“写作文本”的指导。

“我告诉我的学生们,我会是他们最忠实的读者。”写作与沟通中心的专职教师贺曦鸣说。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尽全力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写作水平上获得进步,是每一位写作课老师的目标所在。

开设“消费”为主题的写作课程至今,清华学子们的学习热情和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的精神,都让贺曦鸣印象深刻。疫情期间,师生们在“云端”的守望相助更是令她感动不已。

疫情期间,写作中心多位教师精心打造出与线上教学相适应的朋辈学习平台“写作云工坊”。由写作中心老师与上过这门课的同学一起,以线上、文字、影音等形式分享经验,经过不断地创新与融合,现在“云工坊”已经成为新的常态。2020年初,已经结课的学生在疫情期间给贺曦鸣发来信息,主动表示要为这学期的线上写作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如今,这名学生已经成为了一名写作云工坊的优秀志愿者,数次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薪火相传。

在总结自己线上授课的感受时,写作中心开设“健康”主题的苏婧老师说道:“学生们也是老师不断改进教学的动力。要绞尽脑汁让线上教学穿越技术的屏障,到达学生的心田。”诚然,疫情以来,写作课面临着重重前所未见的挑战。距离、时间、物质条件等使得这门高度互动的课堂受到很大影响,学生与老师很难一对一当面交流。但是,为了保证环境各异的学生平等参与学习,写作中心的老师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经过多次讨论和亲身演练,制定新学期的写作与沟通培养方案,实现了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书育人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辜负每一个来选课的同学”。这一份写作中心老师们沉甸甸的集体承诺,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展现了清华人在困难前始终如一的坚守与担当。

1944年,梁思成在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作了题为“半个人时代”的演讲,指出有人文没有技术的“边缘人”或有技术没有人文的“空心人”都是残缺的人。作为一门定位偏向于逻辑性或说理性的非文学写作课程,写作课的核心从一开始就将思维与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将人文和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春风化雨,立德树人,致力于将每一位清华人都塑造成完整的、大写的人。

  • ?

    010-62793001

  •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

    北京市海淀区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版权所有 ? 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