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在就职演讲上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正是当年久负盛名的大师们,才使得当时的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在世界名校中有一席之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时至今日,清华园里的教师们仍然传承着大师们的精神。他们对真理的追求,对内心的坚守,对知识的谦卑,对社会的关怀,皆如化雨春风,持之以恒地滋养着每一位学生。一代又一代清华教师厚德修身、甘当人梯,致力于将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崇高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他们在叁尺讲台不懈耕耘,躬身笃行。
2020年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第十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第四届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法学院申卫星、计算机系刘卫东和物理系王青等叁位教师荣获“第十六届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土木系吴璟、化工系卢滇楠和数学系杨晶叁位教师荣获“第四届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
他们,连年耕耘,不断迈向新可能。
“当你在讲台上讲解、踱步,感受到学生的目光追随着你,那是最美的享受。”申卫星本科毕业后就站上了教室的讲桌,面对台下一百五十人的师弟师妹讲授《婚姻法》课程。28年过去,他更加游刃有余,与学生一起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在清华,他长期为本科生开设《民法总论》和《物权法》等课程,积极参与民法典等法制宣传,近年来还创造性地提出“临床法学”教育理念和“计算法学”新学科。他带领学生在圭臬中行走,也从法学的窗口探索世界。
杨晶相信,基础数学课的教学仍然是“内容为王”。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共计授课41门次,其中31门为本科生基础数学课,10门为研究生公共课。他曾获“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良师益友”,也在市级和国家级的教学大赛上取得了诸多奖项。面对疫情的挑战,他又担任起“在线教学/融合式教学专家组”成员,在创新中探索教学的可能性。依托他所教授的《线性代数》上线的慕课课程曾获“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等4项国家级教学奖项。时代进步的洪流中,他也始终探索着“云上课堂”的未来。
他们,走近同学,亦师亦友亦知己。
卢滇楠被学生杜林翰评价说:“上过他课的人都亲切地喊他‘楠神’,他渊博的知识和认真创新的教学精神让我们都很佩服”。一声“楠神”,道出的是他的亲善与热情。毕业于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化工系的他注重案例教学和因材施教,多次担任本科班主任和研究生班级指导教师,在一对一的交流与同学们建立起深厚情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倾心投入,致力于为更多愿意学习的人提供机会,让更多人体会到热力学之美。
吴璟2012年开始从教。从教时间并不长的他,却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和过硬的专业本领吸引了大批同学,扎下根来。自那以来,他长期承担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校级精品课《工程经济学》等多门本科生核心课程教学任务,专注课堂教学,持续提升教学效果。在学生们眼中,他风趣幽默,课堂上总是精神饱满、准备充分。他秉持“how we 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的理念,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强实践,重创新,推进国际化,连年获得学生好评。
他们,启发灵感,激励求知欲的燃烧。
王青相信,学生自己才是创造知识的主体,“让问题驱动成为教育过程的核心”,只有通过问题驱动学生自主思考,才能使他们从地基开始真正认识物理学这座“高楼大厦”。在《费曼物理学滨滨》和《电动力学》课堂上,他尝试了以慕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在物理系本科最难的课里实现了大批量、大幅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驱动式互动教学。不断向未知发问,更不断向自我发问,王青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刘卫东执教《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已逾20年。他在计算机原理课上提出的“奋战叁星期,造台计算机”的口号,极大地激励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挑战欲望,也成为了计算机系学生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他不仅只是布置下艰深的课程作业,在多年的课程打磨中,刘卫东和其他老师们一起,建设了软硬件配套齐全的远程实验平台和教学资源,关注学生的收获与成长,用热忱和关爱,浇灌着同学们的热爱与好奇心。
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莘莘学子渴望不断学习,对世界的认知不断增长,他们探求着宇宙、自我、公正……在无穷无尽的学海中摸索,探寻着知识的边界。而正是有了这些潜心付出的老师们,学子才充满力量地走在求知路上,脚步沉稳。
他们,是英才,是良师,也是益友。
手捧满园的桃李,放眼祖国的明天,老师们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总在心中镌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甘作灯,甘作桨,引领学生于未知中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