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和方法的奠基人和行动先驱……他是第一位将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系统地展示于世界学界的中国人……梁思成的着作与研究成果在20世纪中叶后,成为西方世界认识中国建筑艺术的重要桥梁。”中国建筑学会《梁思成建筑奖》一书中写道。
2021年是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经过近10个月的精心筹备,“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与广大观众见面。展览通过求学、治史、规划与保护、建筑设计、教育5个单元,展出362件展品包括照片、录像、图纸、模型、书信、手稿以及空间装置。放置文献的玻璃展台,没有像其他展厅一样环绕在展厅四周,而是排列在展厅中央,人要弯腰才能看清展台内文献上的字。这是策展团队有意为之,一个实际原因是,只有将展台放在中央,才能在800平方米的展厅中,容纳下362件梁思成的文献。而这样设计的另一层意味是:每个玻璃展台就像是一座墓碑,参观者每次弯腰去看其中的文献,像是给梁思成深鞠一躬。正如清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策展人苏丹所说,梁思成先生一生所有的伟大成就都呈现在不同的墓碑之上,成为墓志铭的一部分。观众沉浸于展览现场,仿佛置身于碑林之中,去瞻仰缅怀这位伟大的学者。此展是学界为了纪念这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功若丘山的学者,所筹划的一次史无前例的纪念。
1915年,年仅14岁的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园里开启了8年的学习生涯。1924年,梁思成远渡重洋,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留学期间,他博览群书,深入研究建筑历史。1927年,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他参与创办东北大学和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两所学校的建筑系,誓要创立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建筑语言。他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古建筑研究上,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调查测绘,力求细致,绘图严密,分析有据,治学严谨。
在20世纪30-40年代期间,梁思成先生通过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深入的研究,构架了中国建筑史的研究体系。他说:“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林徽因等人耗时十余年,先后踏遍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测绘和拍摄两千多件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遗物,包括天津蓟县辽代建筑独乐寺观音阁、宝坻辽代建筑广济寺等。他将考察结果写成文章发表,并成为日后注释《营造法式》和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基础。他秉持鼎新必先温故的理念,经历着高强度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建筑史学的研究贡献力量。
梁思成先生在遗产保护方面也有独到的心得,深度关切子孙后代的未来。他认为,古建筑的修缮应当“修旧如旧”。他参与了曲阜孔庙、故宫文渊阁、景山万春亭、杭州六和塔、南昌滕王阁等保护修缮工程方案。他以“古今兼顾、新旧两利”的原则,提出了把北京城改造成新中国首都的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北京市应当是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必须调控工业发展,因为它将导致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人口剧增和住房短缺;严格保护紫禁城;在老城墙里面的建筑物要限制在两层和叁层。这些建筑保护的思想流传至今,影响深远。
梁思成先生不仅严谨求学,还重视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形成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理念基础和基本训练体系。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梁思成总是站在教学最前线,不管设计和行政工作有多繁忙都坚持亲自教课。他重视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除了讲授中、外建筑史外,还经常给刚进大学的学生讲“建筑概论”,担任低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他知识渊博,还善于用生动的语言和比喻向学生讲明建筑的意义和使命。在建筑系课程设置上,他有意识地加强专业课程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并强调“既有所专而又多能,能精于一而又博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求学上应有的修养。”
斯人已去,音容犹存。梁思成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建筑教育事业,为我国建筑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国建筑领域广受尊崇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