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2023年新年伊始,97视频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艺术博物馆以“交织的轨迹——德国现代设计1945-1990”为主题,联合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维斯滕罗特基金会,特别策划了一场展览。展览共展出300余件设计作品,从茶壶、鸡蛋杯到服装、家电,展现了二战后德国重建的45年里,“联邦德国”(西德)与“民主德国”(东德)错综羁绊的现代设计发展之路,演化出一条“交织的轨迹”。
一直以来,设计在德国工业与文化建设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也是大众延续至今的日常表达方式。早在20世纪初,德国设计便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以其极目前瞻的美学理念与足履实地的设计精神声名鹊起。1919年,包豪斯学校创立,此后在短短十余年间,其在教育实践中所建构的现代设计理论与设计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然而,1945结束的二战改变了德国,连同它的设计一起。战后最初的几年里,德意志民族便从整体中分化出两种身份——“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德国设计在边界线两侧演化出不同的发展逻辑:“联邦德国”的设计成为“德国制造”出口行业的推动力,而“民主德国”的设计旨在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提供动力。
尽管东西德有着不同的经济制度和文化倾向,但对民众需求的反应是相似的,都注重大规模生产、先进的产物文化以及现代化住宅。由于文化的同源性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差异性,两德的设计发展同源异轨、殊方同致。
沿着时间的脉络,整个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总述”“重建与新生”“两种愿景”“危机,抗议与求生”。顺着展厅的方向,我们仿佛穿行过那段特殊的时光——
二战刚结束时,数百万居民流离失所,但也是新希望的开始。那时的设计师致力于制作设计优良的日用品,展品中的“亚历克斯”电视和50642号实木椅就出自其中。设计理念则是建立在战前现代主义传统之上,造型简约、实用,有机形式、塑料材质等开始成为新趋势。
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见证了柏林墙的砌起,自此,柏林墙两侧的设计方法就此分化。东德的设计特点以集中式设计机构为主;而西德的设计师则参与进跨国公司的大型委托项目。“德国制造”的名声打响,“设计”成为公司文化的代名词。
尽管如此,当时的东西德都经历了一场设计热潮,展览中的烟熏黄玉色压制的“欧洲”系列玻璃容器和窜字形袋鼠椅都出自当时。受到流行文化和太空竞赛时代的影响,那时的产物大多造型圆润、呈流线型;选用塑料材质,易于成型且色彩丰富,形成了极具科技感的设计,反映了未来主义理念。
而在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住房短缺问题,一系列“批量生产的美”应运而生——煤渣砖材料和壁画的大型公共应用艺术,为单调的预制住宅社区带来了美感与色彩;功能主义的新审美也体现在许多优雅的公共建筑中,比如位于东柏林卡尔马克思大街的莫斯科餐厅。
随着1973年石油危机的爆发,人们开始意识到资源有限的问题。在西德,批判消费主义的设计运动开始出现,用废弃产物来设计新的日用品,其目标就是“经济、耐用、可循环”,并由此启发衍生出了“自己动手制作(顿滨驰)”或所谓“开放原则”的理念。
从时装、珠宝到家具领域,各种怪异的设计作品被创造出来,有粗麻布和皮革制成的带项圈的海豹玩具,也有“水果”服装系列针织衫。这些设计回应了个性化需求,克服了“过时的功能主义”。到了80年代,东德设计师的工作条件逐渐恶化,许多设计师开始寻找替代产物,如手工艺品。在西德,设计师同样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手工艺和小规模生产上,更多前卫的一次性设计被推出。
展陈分区以时间为轴,通过不同功能的设计案例,反映设计与历史、社会、日常、文化等因素紧密交织的景象,探讨德国设计之于民族认同与社会复兴的意义。60年代初期,时代造就了设计叙事的转折,消费主义与先锋理念催生着设计观念的重大分歧,并戛然止于70年代的能源危机,自此行至90年代,设计的价值与设计师的身份面临全新的定义。
纵跨45载,展览中一些物件是成对出现的,以此展现东西德不同制度下的相似之处,以及双方藕断丝连的关系。这些展品,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彼此交织的见证。
“交织的轨迹”勾勒了德国设计的崛起之路,也为中国的设计之路提供了一面镜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德国制造”是设计师与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设计也将继续包容开放、大步向前。